快速了解學術期刊目錄級別、選刊、行業(yè)刊物等解決方案
中俄兩國聯(lián)系日益密切,使得科技集中型項目的合作成為了可能。為實現(xiàn)這一領域的合作,不僅應該了解漢語及其文化,還應深入領會中華民族各時期的社會思潮,這些都是建立在對中國文學及傳統(tǒng)的研究基礎之上的。本文基于亞歷山得拉.基托維奇的李白詩歌俄譯本對古詩的漢俄翻譯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
《民族文學研究》作為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研究領域中唯一的國家級學術刊物,《民族文學研究》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主辦、面向國內(nèi)外公開發(fā)行的學術理論期刊。1983年11月創(chuàng)刊,1990年由雙月刊改為季刊,2011年改為雙月刊。
近年來,俄羅斯的漢語熱也隨之升溫,然而俄羅斯翻譯專業(yè)多集中在技術和經(jīng)濟專業(yè)類領域,對于漢語文學作品的翻譯經(jīng)驗較為匱乏。漢語作為多結構的語言,其書面語體與其他歐洲語言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漢字意義的豐富性和特定性加大了詩歌意像理解的難度。有學者說過:“中國的古詩就如同音樂作品一般,只有在音樂演奏的時候才能感受到它的真實存在,因此,中國古詩是否能傳神達意也在于其“演奏者”,即譯者。”文學作品的翻譯具有很多特殊性,一直以來被認為是筆譯中最為復雜的類型之一。其一,文學作品的翻譯不是簡單的直譯,它在翻譯上的處理更為靈活自由。其二,在譯制過程中,譯者們時常會接觸成語、俗語這一類比較特殊的表達方式,這些通過直譯是無法展現(xiàn)的,譯者常以同類替換的方式進行處理。而一些帶有幽默性質的文字游戲就很難用外語進行恰當?shù)霓D換。第三,譯者需同時具備深厚的文學功底,才能做到忠實于原著的翻譯。第四,在翻譯過程中譯者需要考慮到原作的各類細節(jié)和用語特點:著作時間、體裁、文化特色等。
文學被認為是語言的發(fā)展史,而詩歌能很好的反應中華民族的世界觀及不同時期的社會思潮,李白作為詩歌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吸引了眾多俄羅斯文壇的目光,然而詩人語言鮮明的個人色彩使得其詩作的俄譯成為一大難題,俄譯過程中,很難再現(xiàn)詩人詩作中的時代特點、樂律及主旨思想。李白的詩作中很好的體現(xiàn)了唐朝的時代特點,唐詩格外強調(diào)自然界與人的關系,認為人在自然界中能夠與世間萬物達到和諧,凈化心靈。基托維奇翻譯的《望廬山瀑布》便很好的體現(xiàn)了“物我唯一”的世界觀。
想要很好的分析文學作品譯本的翻譯質量,就需要對專業(yè)帶有注釋的譯本及簡單的逐字譯本進行對比。以《望廬山瀑布》為例,俄譯本有兩種,直譯本回譯成漢語的意思是:“看廬山瀑布,陽光灑在香爐上,升騰起紫色的薄霧,遠望,瀑布仿若湍急的河流,急速流下3千英尺,讓我不得不懷疑,是否銀河從第九天落下。”;而另一版本回譯文:“登廬山看瀑布,灰藍色薄霧中隱隱可以看見遠方的日落,遠眺連綿不絕的山脈和瀑布,那瀑布仿佛從云端穿越山林直下,讓人覺得似乎是銀河從天而落。”第一個版本中,譯者試圖展現(xiàn)大自然的美和力量,呈現(xiàn)詩人望著瀑布時所看到的宏偉畫面,同時陽光和薄霧下的廬山給自然美景增添了浪漫色彩,把瀑布和流水相比較表達出詩歌所蘊含的力量,豐富了詩作的寓意,把瀑布比作銀河也更增添了其的秀美,李白在詩作中給大自然賦予了神話般的力量,不僅感嘆于自然界之美,也表達了對理想的追求。對比來看基托維奇的譯本,他用“覺得”替代了原譯本中的“懷疑”,從而很好的體現(xiàn)比較義,但卻不如“懷疑”所展現(xiàn)出的奇妙色彩;芯S奇的譯本很好的還原了李白對自然之美的描述,但卻不能準確表達詩人的本意。再以《獨坐敬亭山》為例。這首詩的主題也是圍繞自然界和詩人,李白在詩作中尤其提到了敬亭山。中國古詩中山脈往往是陽剛和自然永恒的象征,連綿不斷的山脈暗喻了人世間的紛繁蕪雜,云彩寓意了人的存在,這些隨處漂浮的白云既可以對應現(xiàn)實的寧靜,也能指代悲傷情緒。直譯和異議版本分別為:“獨坐敬亭山旁,眾鳥高飛,孤云獨走,各自不停歇的互相觀望,只有我無限景仰地望著敬亭山。”;“炎炎夏日午后,獨坐敬亭山中休憩,天空漂浮著朵朵白云,群鳥爭相飛走,我望著山,山亦望著我,久久互望著,似乎永不相厭。”詩作中以群鳥暗指,塵世總有事物不是永恒和固定存在的;白云表明作者與周圍世界的和諧統(tǒng)一,內(nèi)心純凈,并對象征自然永恒的山脈有著無比的崇敬之情。而在基托維奇的意譯版本中無法完全展現(xiàn)這些寓意,為使俄譯本更具有詩學美感,基托維奇甚至增加了詩行“炎炎夏日午后休憩”,如此一來,俄譯本的詩歌顯得更為平緩,但詩人的崇敬之情卻無法體現(xiàn),主旨寓意也淡化了。唐詩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另一形象便是月亮,有如李白的《靜夜思》,與山脈的象征意相反,預示著有似于女性的陰柔,代指水、黑暗、夜。以此誕生了世間萬物,與之相應的產(chǎn)生很多聯(lián)想和情感,白色月光常用來表達身處異國他鄉(xiāng)之人的思鄉(xiāng)之情。直譯和意譯版本分別為:“床前灑滿月光,看上去似乎地上泛起一層霜。抬起頭望著那一輪滿月,低下頭又讓我想起了故鄉(xiāng)。”;“在我的床邊灑滿了月光,這會不會是霜呢?我自己也弄不明白。抬起頭看著窗外的月亮,低下頭之時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家鄉(xiāng)。”很顯然,基托維奇的意譯版本中保留了孤獨的主色調(diào),但卻沒有還原“一輪明月”,而這一點是不符合中國古詩的表達規(guī)范的,也就是說,譯者本人的闡釋有可能破壞詩歌原有的隱喻要素。
從以上的簡要分析可以看出,古詩翻譯的難點主要在于:保留原有的語義負載;表達文本的情緒基調(diào)以及如何保留古詩的時代風格。
參考文獻:
[1]阿列克謝耶夫.常道集[M].彼得堡東方研究所出版社,2003.
硬核推薦閱讀
SCIE、SSCI
SCI、SCIE
SCIE
SCI、SCIE
SCIE
SSCI、SCIE
SCIE、SCI
SCIE
SCIE
SCIE、SCI
SCIE、SSCI
SCIE、SSCI